淺談早期振動故障診斷準確率低的原因
我國振動故障診斷早在1982年就已提出,是各種設備故障診斷中*早提出的,至今雖然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但在國內各地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普及。不過前面已經指出,早期其故障診斷的準確率還是較低的。下面是早期故障診斷準確率低的主要原因。
1、注意力集中在直觀可見故障上
設備一旦發生振動,盡管還沒有開始尋找振動故障,但往往很多人會將注意力集中到設備已發現的一些故障上。實際上這些可見故障有些與振動有關,有些則與振動無關,而且引起振動的真正原因可能還未發現和認識到(因為引起振動的許多故障一般是十分隱蔽的、不能直觀見到的),因此把診斷故障的注意力首先集中在設備已呈現的一些故障上。盡管對這些已見故障特征和設備振動現象也進行了對比分析,但嚴格的說這不能稱作故障診斷,仍是分析尋找故障,其準確率顯然不會高。
2、習慣于方向推理
以往由于對故障特征的廣度和深度了解較少以及振動故障范圍的不明確,因此只能適用反向推理,在今天對于大多是初涉及故障診斷的人員來說往往也是從反向推理開始,久而久之形成習慣。而且長期以來由于故障診斷方法本身沒有引起普遍的關注,因而加深了這種傳統做法的發展和延伸。
之前已經指出,反向推理不僅是診斷結果不能肯定,而且還存在誤診斷和漏診斷的可能,怕漏診斷,卻采用不怕誤診斷的錯誤做法,這種診斷方法和做法直接決定了不可能獲得較高的診斷準確率。
3、對掌握設備振動故障范圍、故障特征和機理的重要性認知度不夠
早期振動故障診斷準確率不高,除受傳統觀念和反向推理的因素影響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對于掌握設備故障范圍、故障特征及機理的重要性未能引起充分的重視,所以當遇到設備振動故障時,主要憑個人經驗和習慣去處理。例如空負荷下發生振動,首先想到的是設備中心,軸瓦工作及張緊力;帶負荷后發生振動,想到的是氣缸膨脹、軸系熱態對中,但對于這些振動的故障范圍、故障特征及機理,卻很少認真研究。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傳統習慣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受不確切的故障特征的誤導,例如一些教科書和文獻中指出,此案在2X(2倍轉子工作頻率)振動分量,是轉子不對中。首先對不對中的物理含義存在誤解,對其產生誤導得出錯誤的診斷,而且對從事振動故障診斷專業工作多年的工程師也會產生誤導,給消振帶來嚴重不利影響。接受誤導的主觀原因,是對于故障診斷方法、設備振動故障范圍、故障特征及機理了解不夠,因而對不確切的故障特征和診斷經驗缺乏分辨能力。
4、對振動故障分析分類方法的重要性認知度不夠
早期絕大多數人習慣于利用反向推理來診斷設備故障,除之前我們發布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習慣于早期的振動故障分類方法。殊不知,早期許多誤診斷和漏診斷的根源是由于傳統的故障分類方法不當。因為這種分類方法中故障和特征存在嚴重的交叉,當對故障特征和機理了解不夠深入時,作出誤診斷和漏診斷確實是在所難免的。但這個對于故障診斷至關重要的問題,卻一直沒有引起關注,出現誤診斷及難以說清的一些振動現象時,往往怪罪于設備振動太復雜,實際是早期振動故障分類方法,給大多數相關人員認識振動故障,在思想上造成了混亂。
5、一些重要故障的物理含義和產生振動機理的誤解
傳統的觀念將轉子中心不正作為引起設備振動的重要故障原因之一(可參考設備不對中與振動的關系一文),而現在大多數相關人員和振動故障診斷專業人員又將不對中的實際含義和轉子中心不正等同,因此對其產生振動的機理產生誤解。在錯誤理解的基礎上,得出的診斷顯然是錯誤的,有關不對中的正確含義及產生振動的機理還需要我們掌握,還有像轉軸碰磨、氣缸膨脹?;顒邮铰撦S器磨損、轉動部件松動、軸瓦緊力等故障產生的振動機理,傳統的觀念都存在較大的誤解,這也是造成早期診斷準確率低的重要原因。
本文版權為 祺邁kmpdm所有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自http://www.www.shenhuyi.com/pddetaildate/technology/detail/20110322_440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