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液檢測技術
油液檢測技術,或簡稱為油液檢測,是現代化工業不斷發展的產物之一。眾所周知,在機械設備中,摩擦副的相對運動會產生摩擦磨損。因此,零部件的磨損是*常見、*主要的失效形式。有80%的機械設備其失效是由磨損引起;而因摩擦消耗的能源占總能源消耗的1//3~1/2。為了減小機械設備中因摩擦消耗和磨損材料消耗,通常是向運動表面之間加入潤滑劑。潤滑油是機械設備的“血液”,它在機械設備中起著密封、潤滑、冷卻、清洗和防腐等作用,但它本身也“藏污納垢”,攜帶著各種機械加工產物和外來污染物。其中有零部件的磨損顆粒、腐蝕產物、潤滑油和添加劑經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而形成的膠質、瀝青、油泥及熱工機械燃料燃燒產物等。這些物質在一定程度上無一不與機械設備及潤滑油的工作狀態相關聯。由于設備潤滑狀態與設備磨損狀態的關系*為密切,因此,對使用中潤滑油所蘊含的摩擦學系統的信息,即摩擦副表面材料的摩擦磨損特性及作為潤滑介質的潤滑油本身性能進行分析和檢測,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油液檢測技術應運而生。油液檢測技術將采集到的設備潤滑油或工作介質樣品,利用光、電、磁學等手段,分析其理化指標、檢測所攜帶的磨損和污染物顆粒,從而獲得機器的潤滑和磨損狀態的信息,定性和定量地描述設備的磨損狀態,找出誘發因素,評價機器的工況和預測其故障,并確定故障部位、原因和類型。這就是油液檢測技術的技術內容和宗旨。
目前,油液檢測技術所采用的較為廣泛和有效的技術手段主要涉及潤滑及分析和磨損顆粒分析兩大技術領域。前者通過檢測由于添加劑損耗和基礎油衰變引起油品物理和化學性能指標的變化程度來檢測機械設備的潤滑狀態和識別機器因潤滑**引起的故障;后者通過對油中攜帶的磨損微粒的尺寸、形貌、顏色和濃度等性態的觀測來實現對機器摩擦狀態的有效監測和診斷。實際上,在發展上述兩類表面似乎截然不同的技術的同時,人們已注意到,所監測的對象在油品變質和摩擦產物方面有著密切的相關性。也就是說作為載體的潤滑油,其性能的劣化,一方面可能是機器磨損的原因,另一方面可能是機器磨損的結果。同時,磨損微粒的產生,一方面可能是機器本身某種不正常狀態導致磨損的原因,另一方面可能僅是由于潤滑油劣化所導致。二者具有互為因果的內在聯系,因此缺一不可。
版權所有祺邁kmpdm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自http://www.www.shenhuyi.com/pddetaildate/technology/detail/20110407_446008.html